close

祝賀!2017年度國傢科技獎出爐 福建7項成果獲獎!

8日上午,國傢科學技術獎勵大會在北京舉行,我省7個單位(企業)參與完成的項目成果榮獲2017年度國傢科學技術獎。





國傢技術發明獎二等獎:



廈門雅迅網絡股份有限公司陳典全參與的成果《遠海域定位導航與通信融合關鍵技術》



國傢科學技術進步獎二等獎:



華僑大學參與的《超高層建築鋼骨高強混凝土結構體系抗震關鍵技術及其應用》



福州大學參與的《食品和飲水安全快速檢測、評估和控制技術創新及應用》



福建農林大學參與的《食用菌種質資源鑒定評價技術與廣適性品種選育》



國傢電網福建省電力公司參與的《支撐大電網安全高效運行的負荷建模關鍵技術與應用》



福建省三鋼(集團)有限責任公司參與的《熱軋板帶鋼新一代控軋控挖土機gps衛星定位防盜冷技術及應用》



福建省林業科學研究院參與的《竹林生態系統碳匯監測與增匯減排關鍵技術及應用》



延伸閱讀



國傢技術發明獎:



國傢技術發明獎授予運用科學技術知識做出產品、工藝、材料及其系統等重大技術發明的我國公民。產品包括各種儀器、設備、器械、工具、零部件以及生物新品種等;工藝包括工業、農業、醫療衛生和國傢安全等領域的各種技術方法;材料包括用各種技術方法獲得的新物質等;系統是指產品、工藝和材料的技術綜合。



國傢技術發明獎的授獎范圍不包括僅依賴個人經驗和技能、技巧又不可重復實現的技術。



重大技術發明應當同時具備以下三個條件:



1.前人尚未發明或者尚未公開:該項技術發明為國內外首創,或者雖然國內外已有但主要技術內容尚未在國內外各種公開出版物、媒體及其他公眾信息渠道發表或者公開,也未曾公開使用過。



2.具有先進性和創造性:創造性是指該項技術發明與國內外已有同類技術相比較,其技術思路、技術原理或者技術方法有創新,技術上有實質性的特點和顯著的進步;先進性是指主要性能(性狀)、技術經濟指標、科學技術水平及其促進科學技術進步的作用和意義等方面綜合優於同類技術。



3.經實施,創造顯著經濟效益或者社會效益:該項技術發明成熟,並實施應用三年以上,取得良好的應用效果。

豪美科技挖土機怪手防盜網|怪手防盜|怪手防盜系統

國傢科技進步獎:



國傢科學技術進步獎授予在技術研究、技術開發、技術創新、推廣應用先進科學技術成果、促進高新技術產業化,以及完成重大科學技術工程、計劃項目等方面做出突出貢獻的我國公民和組織。



國傢科技進步獎項目有要求?



1.技術創新性突出:在技術上有重要的創新,特別是在高新技術領域進行自主創新,形成瞭產業的主導技術和名牌產品,或者應用高新技術對傳統產業進行裝備和改造,通過技術創新,提升傳統產業,增加行業的技術含量,提高產品附加值;技術難度較大,解決瞭行業發展中的熱點、難點和關鍵問題;總體技術水平和技術經濟指標達到瞭行業的領先水平。



2.經濟效益或者社會效益顯著:所開發的項目經過三年以上較大規模的實施應用,產生瞭很大的經濟效益或者社會效益,實現瞭技術創新的市場價值或者社會價值,為經濟建設、社會發展和國傢安全做出瞭很大貢獻。



3.推動行業科技進步作用明顯:項目的轉化程度高,具有較強的示范、帶動和擴散能力,促進瞭產業結構的調整、優化、升級及產品的更新換代,對行業的發展具有很大作用。



新聞多看點



王澤山、侯雲德



獲2017國傢最高科學技術獎



今天,南京理工大學教授、中國工程院院士王澤山和中國疾病預防控制中心病毒病所研究員、中國工程院院士侯雲德,獲國傢最高科學技術獎。



年過八旬的王澤山,一生專註於研究火炸藥,突破瞭多項世界性的瓶頸技術。





年近九旬的侯雲德,是我國分子病毒學和基因工程藥物的主要奠基人,主導建立怪手gps衛星定位追蹤器瞭舉國體制協同創新的傳染病防控技術體系,成功應對瞭近十年來國內和國際數次的重大傳染病疫情。





祝賀!



國傢最高科學技術獎有多牛?



也許很多人隻是聽過“國傢最高科學技術獎”這個名字,但是並不知道它到底有多厲害。



國傢最高科學技術獎是中國科技界的最高榮譽。主要獎勵在當代科技前沿取得重大突破,或者在科技創新和科技成果轉化中,創造巨大經濟或社會效益的傑出科學傢。自2000年獎項正式設立到現在,已經有29位科學傢獲獎,平均年齡超過瞭80歲,每位獲獎者的獎金為500萬元人民幣。



也就是說,隻有非常頂尖的科學傢才有機會獲得這個獎項。



獲獎的科學傢有多牛?



既然是中國科技界的最高榮譽,那今年獲獎的兩位科學傢到底有多牛呢?



說起來就厲害瞭,他們一位是中國著名的火炸藥專傢;另一位是國傢“艾滋病和病毒性肝炎等重大傳染病防治”科技重大專項技術總師。

豪美科技挖土機怪手防盜網|挖土機gps衛星定位防盜

↓↓↓



王澤山



王澤山出生於1935年,如今已經82歲高齡,是中國工程院院士、南京理工大學教授。他被稱作“火藥王”,研究火炸藥60餘年,先後攻克瞭廢棄火炸藥再利用等3項世界性難題,把中國火炸藥領域的整體實力提升到瞭世界前列。





圖為王澤山院士在遼陽試驗場。 朱志飛 攝來源:法制日報



王澤山出生於吉林,當時東北三省已被日軍占領,生於戰火年代,目睹傢園淪陷,這樣的經歷告訴他,沒有國傢的強大,就沒有個人的自由,於是他在心裡埋下“救國圖存”的種子。



1954年,考入哈爾濱軍事工程學院的王澤山,選擇瞭其他同學都不願意去的火炸藥專業。他回憶報考原因時說:“既然是國傢設立的,是國傢需要的,都需要有人去做”。



王澤山介紹,火炸藥是火炮、火箭、導彈、航彈、魚雷等火力打擊武器的能源,把火炮彈丸發射出去、把火箭發射出去完成爆炸毀傷,就是靠火炸藥。反過來說,如果沒有火炸藥,坦克就不能發射坦克彈,轟炸機、戰鬥機就成為廢品。



20世紀80年代以來,王澤山團隊接連攻克難題,提高火炸藥的含能性能。他們成為國傢科學技術獎勵大會的“三冠王”:



憑廢棄火炸藥再利用的多項關鍵技術獲1993年度國傢科技進步獎一等獎;



憑降低武器對環境溫度敏感性這一尖端技術獲1996年國傢技術發明獎一等獎;



憑等模塊裝藥和遠程、低膛壓發射裝藥技術獲2016年國傢技術發明獎一等獎。



最後一項技術難題,王澤山用瞭20多年的時間才攻克,他開始這項研究時,已經61歲。



王澤山曾在接受采訪時說:“國傢把(火炸藥)這件任務交給我,我就要把這件事做好,給國傢有所交代,如果國傢給我的任務沒有做好,我就會覺得恥辱。”



如今,這位已培養出90多名弟子的“80後”院士仍然活躍在科研一線。王澤山說,中華民族的偉大復興是每個中國人渴求的,也是人人有責,“正是這個信念始終支撐著我”。



侯雲德



侯雲德1929年在江蘇常州出生,是中國分子病毒學、現代醫藥生物技術產業和現代傳染病防控技術體系的主要奠基人。





來源:中國疾病預防控制中心病毒病預防控制所



1955年,侯雲德畢業於同濟大學醫學院七年制,1962年被原蘇聯醫學科學院破格授予醫學博士學位。回到祖國後,他歷任中國預防醫學科學院病毒研究所所長、中國工程院醫藥衛生學部主任等職。

怪手gps衛星定位協尋系統

他從事科研工作60餘年間,曾率先研發出中國首個基因工程藥物——重組人幹擾素α1b,應用於上千萬名患者的臨床治療。



此外,他率領團隊成功應對近十年來國內外發生的多次重大傳染病疫情。



2009年,侯雲德率隊實現人類歷史上首次對流感大流行的成功幹預,其中在疫苗方面“獨具匠心”。87天研制成功疫苗,打破世界紀錄。由侯老提出的不加佐劑、僅需註射1劑,推翻世界衛生組織“需要註射2劑”的專傢共識。



第三方評估表明,得益於正確的甲流應對措施,中國減少2.5億人發病和7萬人住院,減少經濟損失逾2000億元人民幣。



在侯雲德主導下,中國已建立“應對新發突發傳染病的綜合防控網絡體系”,實現瞭72小時內鑒定152種已知病毒、147種已知細菌以及新病原檢測確認和篩查。



“雙鬢添白發,我心情切切。願將此一生,貢獻四化業。”侯雲德曾賦詩明志。耄耋之年的他仍然矗立在“病毒地獄”大門前,守護著萬千黎民的安康。



500萬的獎金怎麼花?



相信很多人都好奇,兩位科學傢分別獲得瞭500萬元的獎金,他們會怎麼花這筆錢呢?



兩位科學傢的回答都是……用於科學研究。



“把獎金用於團隊建設是很自然的事,因為成績都是大傢幹出來的。”王澤山表示,他計劃使用這筆獎金設立“青年成長基金”,鼓勵更多年輕學子投身科研事業。



歷屆國傢最高科技獎得主都是誰?





國傢最高科技獎自2000年正式設立到現在,已經有29位科學傢獲獎,歷屆的獲獎者都是誰呢?



他們是中國科學事業的領路人,是社會進步的開拓者。他們用盡畢生的精力,隻為推動中國科學事業的發展。



科技興國、科技強國,隻有領先世界的科技水平,才能從根本上提升國傢的綜合國力。



兩位科學傢獲此榮譽實至名歸,他們是民族的驕傲,是國之瑰寶!



(via 央廣新聞,人民日報微信,福建日報記者 李珂 通訊員 柯秀香)


09FEBC50BEE50A61

arrow
arrow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l3shk9q7kd 的頭像
    l3shk9q7kd

    紫吾的獨白

    l3shk9q7kd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